尽管市场上因关税引发的动荡持续不断,英特尔的股票在年初至今仍然小幅上涨。这种相对强势的表现源于投资者对这家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的信心,他们相信英特尔能够获得台积电的大力合作,以解决其在先进工艺节点上的不足,而这一切得到了特朗普政府的幕后推动。然而,一些华尔街分析师对这种结果的前景却显得相当不乐观。
正如我们最近报道的,英特尔与台积电显然已经达成了一项协议,成立一个合资企业来管理英特尔在美国的晶圆厂。该安排还将吸引其他芯片设计公司,如高通、英伟达和苹果。台积电据报道将保留合资企业20%的股份,通过其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实物贡献来融资。
然而,这一安排引发了不少疑问。毕竟,英特尔和台积电的芯片制造工艺截然不同,几乎没有兼容性。
正因如此,花旗银行现在对这一提议的合资企业的可行性表示严重质疑:
“我们认为,鉴于制造和运营上的差异,台积电与英特尔的合资企业不会成功。”
花旗接着“质疑无晶圆公司投资该合资企业的明智性”,并指出:
“我们认为,英特尔的代工业务多年来证明无法与台积电竞争,强迫公司使用极其劣质的制造工艺将摧毁无晶圆公司(如高通或博通)的股东价值。”
相反,花旗认为英特尔应该完全退出芯片制造业务:


“鉴于英特尔代工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以及对现金流的后续拖累,我们继续认为英特尔最好的选择是退出代工业务,专注于其核心的CPU业务。”
当然,美国银行的维韦克·阿里亚也最近对这一提议表示贬低,指出拆分英特尔“可能耗时且复杂,原因如下:1)由于英特尔在PC/服务器CPU市场占有约70%的主导地位,全球(中国)监管机构需要广泛的审批;2)英特尔与台积电的制造工艺不匹配;3)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晶圆厂扩展计划,能够服务于AI客户;4)博通现有的低杠杆但高债务(580亿美元净债务)资产负债表;5)英特尔CHIPS法案资金的限制(设计需要拥有50%以上的制造)以及来自共同投资伙伴的投资回报要求……”